一个令人费解的数据却格外刺眼:连续多日霸榜的国产动画电影《浪浪山》,当日票房仅报收4455万元,较前一日暴跌525万元(前一日票房为4980万元)。
这并非市场自然冷却,而是一场始料未及的宣发灾难所引爆的票房“蒸发”。
就在几天前,《浪浪山》还承载着国产动画的厚望,8月2日上映后,凭借上美影厂的金字招牌、与《西游记》的经典联结、温情紧凑的剧情与精良画面,该片迅速成为暑期档黑马。
9日、10日连续两天单日票房破亿,豆瓣评分高达8.5分,一切似乎都在通往成功的轨道上疾驰。
然而,8月12日一场路演活动,却成了《浪浪山》命运的转折点——当聚光灯打在嘉宾傅首尔身上时,现场观众期待的是她对电影艺术价值的解读。
但傅首尔开口第一句话却是:“大家都知道我前两年离婚。”随后,她将舞台变成了个人情感倾诉场,大谈婚姻伤痛、离婚“正确性”及对儿子的赞誉。
现场气氛瞬间尴尬——一部讲述家庭温暖与亲情的电影,其宣传场域竟被扭曲为“离婚宣言”的布道台。
更令人错愕的转折接踵而至:下一位嘉宾苏敏因逃离不幸婚姻自驾游而被贴上“独立女性”标签的代表,登台后抛出惊人之语:“猪妈妈也可以离开浪浪山。”
此言一出,台下观众面面相觑……电影中猪妈妈明明拥有深爱她的丈夫与懂事的孩子,家庭幸福正是影片温暖内核的核心支撑。
苏敏生搬硬套的“独立宣言”,不仅曲解角色,更与影片传递的价值观背道而驰。
这场荒腔走板的路演视频迅速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,舆论一片哗然: “请的嘉宾连电影都没看过吧?” “温情片搞成离婚动员大会?” “宣发团队是竞争对手派来的吗?”
愤怒的声浪迅速转化为市场的直接惩罚:事件发酵后短短数日,《浪浪山》票房如遇断崖,上海电影股价也应声大跌。
500万票房的“蒸发”,成为这场宣发灾难最冰冷的注脚——这相当于近12万张电影票瞬间从预期收益中抹去。
这场代价高昂的事故,本质是宣发与内容灵魂的彻底割裂,《浪浪山》的魅力,在于它以细腻笔触描绘平凡妖怪家庭的温情日常与真挚情感。
观众为之动容的,正是影片对亲情纽带、平凡幸福的诗意呈现,而傅首尔与苏敏,无论其个人经历如何,其公众形象的核心叙事均围绕“婚姻破裂”与“出走抗争”展开。
这种与影片幸福温馨基调的尖锐矛盾,注定了此次合作的灾难性。
当宣发方生硬将“女性独立”等热点标签嫁接于一部歌颂家庭价值的电影时,不仅暴露了其对影片内核理解的浅薄,更显示出对观众情感与智商的双重轻视。
观众渴望在宣传中看到的是电影艺术价值的延伸,而非与影片精神背道而驰的突兀私货。
面对汹涌舆情与惨淡票房,片方疑似启动了危机公关,网络随即出现声音,称该活动实为“小红书平台行为”,嘉宾名单由平台主导,《浪浪山》片方只是被动配合。
无论此说是否属实,其意图显而易见:切割关系,止损求生!同时,这场闹剧为行业敲响了双重警钟……
1.内容为本,宣发为翼:再精美的翅膀若背离本体飞行方向,终将导致坠落。
宣发策略必须根植于作品灵魂,精准传递其核心情感与价值,任何生拉硬拽的“热点捆绑”都是致命赌博。
2.嘉宾选择:风险意识不可缺:合作嘉宾的公众形象、言论立场必须与影片调性深度契合。
事前详尽的风险评估不可或缺,嘉宾对电影的理解与尊重是合作底线,而非可选项。
《浪浪山》用500万学费买来的教训残酷而真实:在这个口碑即时传导、情绪迅速变现的时代,一次愚蠢的宣发足以摧毁团队数月的心血结晶。
当宣发不再服务于内容的光华,反而成为遮蔽作品的尘埃时,再动人的故事,也将在市场的寒风中迅速凋零。
电影是造梦的艺术,而宣发,本应是让更多人看见星光的人,当举灯者亲手泼上墨汁,再璀璨的星河,也将在黑夜中彻底隐没。
图源网络,侵权删~
配资平台最新消息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